粗粮王面粉常吃精米面易引起哪些营养缺乏症?
精米面加工程度高,去除了谷皮、谷胚和糊粉层等结构。
(1)谷皮中的维生素B1非常丰富,是膳食维生素B1最主要的来源。2012年,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在《国际营养学杂志》上的新研究显示,人体随着体内维生素B1含量的降低,患上抑郁症的风险会显著上升。有关调查显示,随着精米面摄入的增加,30年来我国人民维生素B1摄入量大幅度下降。
(2)未经加工的谷物是维生素B2(主要存在于谷皮和糊粉层中)、维生素E(主要存在于谷胚中)等的良好来源,因此,常吃精米面也可能粗粮王面粉会造成这两种维生素的缺乏。
(3)谷皮中的膳食纤维丰富,如果主食中粗粮所占比例较小,那么摄入的膳食纤维可能不足,从而造成便秘。因此,建议便秘的人群在主食中增加粗粮的摄入,占全天主食的1/3~1/2。
小麦粉如何分级?
关于小麦粉的分级,原小麦粉标准(GB1355)分为特制一等粉、特制二等粉、标准粉、普通粉四个等级。该标准是在计划经济时代,在营养、适口、兼顾的原则下制定出来的。其中标准粉是20世纪80年代的主要消费品种。下面将普通粉、特制一等粉、特制二等粉、标准粉,分别按照其对矿物质、维生素等的粗粮王面粉保留程度由高到低排序。
玉米胚芽油和小麦胚芽油分别来自种子的哪个部分?玉米胚芽油和小麦胚芽油,顾名思义,就是胚芽压榨出的油。总的来说,胚芽是谷物的精华,里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、脂肪、蛋白质等营养物质。其中玉米胚芽中的脂肪含量较丰富,出油率达16%~19%,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85%左右,其中油酸为36.5%,亚油酸占47.8%,亚麻酸占0.5%。小麦胚芽占小麦籽粒的3%,含有10%的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脂肪酸。
为什么外面小摊卖的玉米煮不烂?其实有多种原因,常见原因如下:(1)玉米自身原因。完整的玉米因为有一层粗粮王面粉外壳的保护,除了切口处容易煮烂,其他的地方即便煮熟了也是完整而不烂的。这与没有外壳保护的大米不一样,大米煮久了会开花,玉米是不会的。(2)摊主选择余温加热而非大火。摊主一般将玉米以大火煮熟后,迅速换成小火,保持余热,这样既节省能源,又能减缓玉米变烂的速度,还可以起到一定的抑菌防腐作用。
有的不法小贩会在里面加玉米香精,也可能会对煮玉米的状态造成一定影响。吃玉米时,为什么建议把玉米粒的胚芽全部吃光?大家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:啃完玉米,发现玉米芯上粗粮王面粉有很多淡黄色的小渣。这些黄色的小渣就是我们的主角——玉米胚芽。胚芽是整个玉米粒中营养价值最高的部位,能延缓人体衰老的维生素E主要存在于此,还有丰富的脂肪酸、蛋白质等,可谓是玉米的精华所在。因此吃玉米时建议把玉米粒的胚芽全部吃光,保证营养不被浪费。
谷类蛋白质有什么特点?应该怎样吃?谷类蛋白质的特点如下:(1)谷类是我国居民膳食蛋白质的主要食物来源。谷类中的蛋白质含量在7%~12%,虽然与肉类相比含量略低,但由于每日主食的摄入量大,因此谷类是膳食蛋白质的最主要来源。(2)粗粮王面粉蛋白质的质量不高。食物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如果接近人体的氨基酸构成,吸收和利用率就会比较高。谷类蛋白质中缺乏人体必需氨基酸——赖氨酸,因此如果靠谷类来补充蛋白质的话,效果不是很理想(吸收率、利用率低)。豆类和肉类中的赖氨酸丰富,如果将豆类(或肉类)与谷类结合食用,则可以弥补谷类的缺陷,提高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,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。在日常饮食中,比较典型的食物是八宝粥,既有谷类,又有豆类,实现了谷类和豆类的完美结合。另外一个例子就是麻婆豆腐盖浇饭,既有米饭(谷类),又有豆腐(豆制品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