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亦食亦药的小麦家族千百姓粗粮王
发布时间:2022-02-07 05:54:56
  |  
阅读量:68659  |  千百姓粗粮王石磨面粉  |  千百姓粗粮王农场

石磨面粉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,秋种冬长,春天茂盛夏天结实。其历经四季,具备四时中和之气,营养价值极高。除了作为粮食作物以外,小麦还有很多药用价值。本文将从小麦、面粉、浮小麦、麦麸、面筋、麦粉、麦苗等方面介绍小麦家族的药用价值。

小麦可清热,其味甘而润,润则阴生,故可除热。元代《饮膳正要》记载小麦“清热邪,止烦躁”,直接用小麦做粥食用可疗消渴咽干。《金匮要略》中记载,小麦配合炙甘草、大枣同用,方名甘麦大枣汤,对治脏躁,效果甚佳。此即利用了小麦养心清热的功效。宋代《奉亲养老书》中石磨面粉将小麦与通草一起水煎服,以治疗老年人小便频数,也与小麦入心经有关。中医认为,心与小肠相表里,心经有热下移小肠,则小便不利,清降心火亦可通利小便。

面粉为小麦去皮后磨成的细粉,俗称白面,是我国北方主食里的主要原料。由于地域及气候的缘故,出产于北方的小麦比南方的品质更高,口感更好,所以北方人更习惯将小麦当作主食。另外,古人言北方气候干燥,人身秉厚少湿,故而喜食白面。南方气候潮湿,麦面也常受潮,食后不舒,故而少食。

《本草纲目》收录陈藏器的观点,认为面粉“补虚。久食,实人肤体,厚肠胃,强气力”。石磨面粉面粉营养丰富,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食物,其中含有淀粉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维生素、矿物质等营养成分,经脾胃运化后生成气血为身体所利用。其虽具有补养作用,但是也应适当摄入,不可一次性食入过多。孙思邈就曾提到过小麦面食“多食,长宿癖,加客气”。意思是小麦面食多吃会在腹内产生积食结块,还容易引发外邪侵袭。这可能和当时面粉的食用方法不合理有关,后世将面粉发酵后蒸食,并无积食之弊。

白面可入药疗疾。用冷水或温水调生白面内服,可以治疗大热大渴,中暍卒死,石磨面粉吐血衄血等症。炒白面用水或米粥调服,可涩肠止泻,此为面粉“厚肠胃”的一个表现。

面粉亦可外用,用于治疗多种红肿疼痛之症。如北宋《太平圣惠方》记载,小麦面可用来治疗妇人乳痈不消,取白面半斤炒为黄色,加入醋煮成糊状,涂于乳上即可。《千金方》记载白面和栀子同捣,水或油调为膏,可外敷骨折肿痛以及汤火烧伤。《普济方》记载白面和消石水调为膏,外敷足心,可引火下行,治疗小儿口疮。《海上方》记载远行脚上起泡,用水调生面涂上,一夜即消。

现代人发现,面粉过于精细会导石磨面粉致某些营养的缺失,从而诱发疾病,所以主张食用含有麦麸的全麦面粉。《本草拾遗》认为小麦“皮寒,肉热”,即麦皮寒而面粉热,面粉过精则热性偏重,易引起人体阴阳不平衡。全麦粉寒热平均,于人体有利。

浮小麦

浮小麦是小麦的发育不成熟的种子,性味甘咸,寒,无毒。因其干瘪中空,皮多肉少,入水漂浮,故称浮小麦。

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浮小麦可止盗汗自汗,骨蒸虚热,妇人劳热。汗为心之液,由表而发,浮小麦甘凉轻浮,气味俱薄,入心经能益心气,敛心液,又善于走表,实腠理,固皮毛,为养心敛汗,固表实卫之佳品。《卫生宝鉴》中将浮小麦用文火炒焦研为末,与米汤调和频服,用于治疗盗汗及虚汗不止。

清代《奇方类编》中记载浮小麦可治疗男子血淋不止。方法为将浮小麦加童便炒为末,加入砂糖煎水调服,此法亦是取其入心引血归经之效。

此外,浮小麦也具有补心、止烦、除热的功效,这和小麦一样。

来源:中国中医药报

二维码

扫一扫手机端查看


免责声明: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;旨在传递信息,不代表千百姓粗粮王农场的观点和立场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!342591798@qq.com

咨询电话
18603845386
公司地址: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莲池镇刘八庄千百姓粗粮王农场 邮箱:342591798@qq.com
千百姓粗粮王农场,用心种好粮、用心产好粮、用心选好粮、用心做好粮,把放心的农产品送到千家万户中!
Copyright © 2018-2023 沈丘县沃农粗粮王农场 注册商标:千百姓粗粮王®
淘宝店铺:
豫ICP备2022000766号-1  XML地图  技术支持:五色时光  友情链接: